各方凝聚共識,為包裝飲用水行業發展破題
時間:2020-06-11 15:13:00

會議現場
為深入貫徹落實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及相關政策法規,提升標準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促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于 2020 年 6 月 11 日上午在京召開“食品安全標準創新與發展”專題研討會。本次會議主要圍繞包裝飲用水行業現狀、標準體系變遷、安全指標設置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
科信中心理事長陳君石院士,國家衛健委食品司標準處逄炯倩,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王竹天研究員、吳永寧研究員、王君研究員、趙云峰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姚孝元研究員,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李宇總工,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郭新光主任,科信中心主任包大躍出席會議。參加會議還有部分包裝飲用水行業代表。
會議由科信中心副主任鐘凱主持。

科信中心 包大躍主任
科信中心包大躍主任在開場致辭中對參會領導及專家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本次會議是為包裝飲用水行業搭建技術交流平臺,促進專業界和行業的共識形成,在保證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調整技術法規門檻,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科信中心 鐘凱副主任
科信中心鐘凱副主任從包裝飲用水工藝現狀、國內外飲用水中硝酸鹽與亞硝酸鹽限量指標對比和飲用水中亞硝酸鹽的意義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包裝飲用水中亞硝酸鹽限量指標的現狀及問題。他強調,水中硝酸鹽、亞硝酸鹽及氨氮指標是反映水質有機物物污染的重要指標,合理設置亞硝酸鹽指標,既滿足安全與健康需求,又可以促進行業采用適度加工工藝。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郭新光主任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郭新光主任詳細介紹了我國包裝飲用水標準體系變遷。他指出,目前包裝飲用水(除天然礦泉水外)亞硝酸鹽限值主要沿襲 GB 19298-2003《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即 0.005mg/L。該標準主要參考了當時我國《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1995)的限量值0.005 mg/L(以 NO2- 計)。而 GB 8537-2008《飲用天然礦泉水》已參照CAC 標準將亞硝酸鹽限值改為 0.1mg/L。

國家衛健委食品司標準處 逄炯倩
國家衛健委食品司標準處逄炯倩強調,食品安全標準修訂過程中會充分考慮行業新的發展現狀、趨勢和需求,同時必須具有充分的科學基礎, 嚴謹的標準要以嚴格的風險評估為依據,要做到全人群、全覆蓋,保證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王竹天研究員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吳永寧研究員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王君研究員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趙云峰研究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 姚孝元研究員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 李宇總工
在交流研討環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王竹天研究員、吳永寧研究員、王君研究員、趙云峰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姚孝元研究員,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李宇總工等專家與行業代表深入討論了目前包裝飲用水亞硝酸鹽含量、亞硝酸鹽檢測方法、包裝飲用水加工工藝等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總顧問 陳君石
陳君石院士在會議總結時強調,包裝飲用水中的亞硝酸鹽屬于污染物指標,其限量指標的修訂要以風險評估的結果為準,同時與國際標準相協調。隨著中國包裝飲用水消費量逐年攀升,對其進行風險評估很有必要,希望科信中心繼續圍繞這一問題與相關專家和行業代表保持溝通,尋求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