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重科普傳播大會在京舉辦,專家提醒:預防肥胖應注意減鹽
時間:2024-07-17 16:42:00
7月16日,在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記協辦公室共同指導下,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聯合多方共同舉辦“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2024年健康體重科普傳播大會”。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健康知識宣傳員白巖松與多位專家共同呼吁公眾了解和學習《居民體重管理核心知識(2024年版)》,注意監測體重、科學管理體重。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毛群安、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吳敬、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靈芝等出席會議。

據悉,我國過半數成年人超重肥胖,大概每5個兒童青少年就有一個超重肥胖。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部分癌癥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兒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續至成年期,增加多種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專家:預防肥胖應注意減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劉愛玲在大會上就合理膳食與健康體重進行了解讀。劉愛玲表示,從膳食角度來看,健康體重取決于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的平衡。在控制總能量的基礎上,保持平衡膳食模式并長期堅持,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
劉愛玲表示,現在大力倡導的“三減”(減鹽、減油、減糖)與體重有著密切的聯系,長期高鹽、高油、高糖飲食都會增加肥胖和多種慢性病的風險。據了解,我國成年人每日鹽攝入達到9.3克,幾乎是推薦量的2倍;人均烹調油攝入量達到43.2克,超出推薦量的40%以上;人均糖攝入量為9.1克,雖然整體來說并不高,但兒童青少年糖攝入量呈上升趨勢。
根據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的《十大城市家庭廚房“三減”調查報告》顯示,提到減肥,消費者更關注“減糖”和“減油”,卻忽視了“減鹽”。國內外多項研究發現,鹽攝入量與BMI以及其他肥胖指標如腰圍和身高比之間關系密切,較高的鹽攝入量會增加肥胖的發病風險。流行病學調查中也曾屢次發現,吃鹽多的人患肥胖、脂肪肝和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更高,可以說是“吃得越咸胖得越快”。
劉愛玲副所長提醒公眾,過量攝入鹽油糖,都有增加肥胖的風險。日常生活中要保持食物多樣,清淡飲食,注意“三減”,尤其是要提高對于“減鹽”的重視程度。

八機構聯合發布校園行動倡議
當天,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健康傳播與促進專項基金、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國家行動辦公室、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健康傳播分會、營養素養分會、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學生健康教育分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質與健康分會和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八家機構聯合發布了《健康體重 健康未來——兒童青少年健康體重校園行動倡議》。提出5個重視及10條行動倡議,包括:重視健康體重宣教、重視體重監測、重視合理膳食、重視運動質量、重視心理健康等。

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起始于2005年,聚焦于慢病及其危險因素防控,開展系列科普傳播活動,至今已持續開展了二十年。2024年健康體重科普傳播大會得到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和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等多家機構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