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慈溪楊梅打膨脹劑? 視頻造謠者已被拘留

慈溪楊梅打膨脹劑?真相是果農給果樹噴水楊梅還沒入市的時候,網上“黑”楊梅的傳言和視頻就不斷出現。其中一段本地視頻說得有鼻子有眼,在朋友圈流傳最廣。
視頻中,一位戴草帽的農戶正在給楊梅樹噴灑農藥。沒有入畫的男子詢問老伯“楊梅好吃還要打藥水呀。”老伯回復稱“我們打的是膨脹劑,膨脹劑打好,楊梅個頭大了,價格賣得高”。
這段給慈溪果農“抹黑”的視頻最近刷屏朋友圈,記者也曾收到好心市民的轉發,被提醒 “要小心”。真實情況如何呢?近日,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做出了辟謠。
6月10日上午,一名群眾撥打了110,稱某配音App上有一段關于橫河楊梅打膨脹劑的視頻,希望相關部門證實是真是假。接到報警后,橫河派出所立刻展開了偵查。民警找到了這段由“余姚寶哥”發布在某手機App上的視頻。視頻畫面主要是一位老伯拉著管子正在給附近的楊梅樹進行灑水,而伴隨著老伯勞作畫面的是博主自配的一段話,即以上對白。博主一人分飾兩角,講的是本地方言,將老伯的這個動作設定為給楊梅噴打膨脹劑。
辦案民警根據相關信息,在余姚警方的協助下將“余姚寶哥”胡某傳喚至派出所詢問。經審查,胡某對虛構視頻對白進行造謠的事實供認不諱。最終,胡某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
市民購買楊梅時大可放心
今年已累計抽檢123批次,合格率達100%
除此之外,網上還有注膠楊梅和藥水浸泡楊梅的視頻,雖然最終被證明是謠言,但仍有市民不放心楊梅品質。
事實上,寧波從2006年開始,每年市級抽樣檢測楊梅60批次以上,檢測結果均未發現農藥殘留,全部合格。來自寧波市蔬菜有限公司果品分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20日楊梅上市至今(含寧波本地楊梅及全國各地其他品種楊梅),已累計檢測123批次各品種楊梅,合格率達100%。
寧波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寧波對楊梅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十分重視。每到楊梅上市前,市級林業部門都會及時加強楊梅等林特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部署,要求各農林部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抽樣監測工作。
同時,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也非常重視楊梅流通、運輸過程中的監督把控工作,積極監督、落實相關企業主在楊梅運輸、儲存環節的主體責任。
謠言:楊梅注膠
真相:注膠不現實
記者在網上搜索楊梅,出現不少曝光楊梅的所謂“黑料”。其中一段“注膠楊梅”視頻中,一名女子拿著楊梅在水龍頭下反復搓洗擠捏,最后留下一些膠狀物。
寧波市場監管局發布辟謠信息,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研究員許文平表示:“楊梅果肉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剩下不到10%是膳食纖維、糖酸、蛋白質、花青素等營養物質。楊梅的果肉由眾多肉柱聚集而成,由于果實沒有外果皮包裹,果實非常容易被破壞。所以,視頻的女子很容易就能將楊梅搓爛。她捏碎剩下是組織結構被破壞的肉柱揉在了一起,并不是什么‘膠’。”
專家認為,為楊梅注膠是件很不靠譜的事情。許文平說,楊梅因為沒有外果皮的保護,極不耐儲藏,是很容易受傷和腐爛的水果。楊梅在常溫下放一天就會變色,第二天就會變味。楊梅采收后,要盡量避免擠壓和減少手工操作,并盡快在低溫下貯藏。所以,如果給每個楊梅都注膠,不僅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投入,楊梅本身也經不起這種“折騰”。對于果農來說,楊梅注膠完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沒有人會這么干。
謠言:楊梅浸泡藥水
真相:惡意造謠
近日,臺州一則“黑心商人給楊梅浸泡藥水”的視頻曝光后,仙居網友黃某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轉發,并在跟帖回復中稱“特大警示”、“是真的”等。
臺州網警迅速展開調查工作,找到該網民黃某。經黃某交代,他自己也是一名果農,曾因別人說他的水果用過藥,影響了他的銷量,所以產生了報復心理。在網上看到這個幾年前的視頻,就下載下來,配上文字,坑害其他果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的規定,仙居公安對黃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