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舉辦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會
時間:2014-11-29 16:46:00
來源: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

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同意、民政部批準,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hina Food Information Center,CFIC)于2014年7月21日成立。10月21日上午,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信息中心”)在北京舉辦了首次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會。中宣部、民政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和北京市衛生局的領導出席會議,參加會議有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與計劃生育監督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國家食藥總局中藥保護審評委員會(保健食品審評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營養學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等專業技術機構、大專院校和社會團體的領導和專家;國際食品信息中心主席Dave Schmit先生和國際食品信息中心國際關系項目副主席Andy Berson先生專程到京參加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國內知名媒體和食品行業的代表。

會議首先由中國工程院陳君石院士向與會代表介紹信息中心的成立背景、組織結構和業務范圍等情況。
陳君石指出,信息中心工作宗旨是中立、客觀地傳播食品安全、營養與健康方面的科學信息,開展科普宣傳,成為政府、學術機構、媒體、行業與大眾之間交流食品安全、營養與健康科學信息的平臺。信息中心設專家、媒體和信息三個工作組,匯聚了國內食品與營養科學領域的權威專家以及國內主流媒體和國內外著名食品企業的代表,借助這個優勢,中心籌劃的課題研究、宣傳培訓、國際合作等多項工作正在有序展開。他強調,信息中心將致力于全方位、深層次傳播食品安全、營養與健康科學信息,通過多渠道宣傳普及科學知識,積極參與國際食品信息交流活動,力爭將信息中心辦成中國一流的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和研究的民間機構,努力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中發揮積極作用,為我國的食品安全與營養科學事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衛生計生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和民政部的到會領導先后講話,對信息中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并對信息中心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民間機構在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提出希望和建議。
國家食品安全監管有關部門的領導一致認為,信息中心的成立,是業內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食品安全問題,國家重視、社會關注、群眾關心,在政府與消費者之間,由權威專家正確、科學地解讀食品安全與營養領域的熱點問題,為消費者解釋政策中、生活中的種種疑惑,對于樹立政府形象、順利推行各項政策都會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希望信息中心堅持宗旨,在當前的食品安全形勢下,讓公眾能及時、準確了解客觀、科學的信息,以提高公眾的鑒別真偽、自我保護和正當維權的能力,促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局面的形成。
領導同志們還表示,國家有關部門期待著將來能與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有更加深入密切的合作。
民政部門的領導指出,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作為民辦非企業單位,自身優勢明顯,業務范圍廣泛,工作運行比較規范,希望繼續加強自身建設,強化依法辦事觀念,加強與各行業的合作,成為我國優秀的民間食品安全信息傳播機構。
本次交流會,信息中心特邀國際同行----國際食品信息中心(IFIC)主席Dave Schmid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董關鵬做主題報告。

Dave Schmid主席在關于“全球食品信息網絡在食品風險交流中的作用”的報告中,介紹了國際食品信息組織(FIO)的國際網絡建設現狀,并與參會代表分享了建立網絡和伙伴關系、承認不確定性以避免過度地安慰自己和他人、傾聽公眾的需求和憂慮、提供有效力的信息等風險交流的最佳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董關鵬教授以“食品安全的全媒體輿論引導:挑戰與策略”為題,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新聞事件為切入口,幽默風趣的講述了在全媒體時代,有關部門和企業應該如何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如何與媒體攜手共進、引導輿論。董教授指出,“謠言止于公開,溝通需要智慧”,只有快速、及時、準確、有智慧的講真話,才能凝聚力量、實現正義、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