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信中心組織召開“食品進出口法規與團體標準管理”專題研討工作坊
時間:2019-08-09 16:42:00

會議現場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進出口食品安全日益成為各國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環節。尤其是跨境電商監管法規要求、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新政及口岸檢驗重點等是食品行業關注的重點。此外,隨著我國新標準化法的實施,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作為市場主導制定的團體標準日益成為我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更好地幫助食品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食品進出口、團體標準相關政策法規要求,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于2019年8月9日上午在京召開“食品進出口法規與團體標準管理”專題研討工作坊。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海關總署國家檢驗檢疫標準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并與行業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會議由科信中心包大躍主任主持。

科信中心 包大躍主任
科信中心包大躍主任在致辭中對各位領導、專家和代表的蒞臨表示衷心感謝,他希望這次培訓交流可以更好的幫助食品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食品進出口、團體標準相關政策法規要求,提升企業合規能力和水平,同時為政府監管落實提供助力。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 畢克新局長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畢克新局長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食品安全重要論述筑牢進口食品安全防線”為題,詳細介紹了機構改革以來的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的變化及改革方向。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論述是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根本遵循。他強調,進出口食品安全鏈條長、要素多、標準高、超敏感,監管難度大,需要從落實責任、防范風險、服務發展、完善體系四個方面落實監管理念和要求。進出口食品安全最新的改革方向是將責任與利益緊密相連,加強相互監督,提供通關便利,使進出口食品越來越安全,食品貿易越來越順暢。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 陳洪俊副司長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陳洪俊副司長圍繞中國標準化工作概況,重點介紹了標準化工作總體情況、重點任務、團體標準規定和要求、國際標準化工作情況等。他強調,標準是經濟發展的技術基礎,是國家治體系和治理能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際貿易的通用語言,是市場監管工作的基石。新《標準化法》賦予團體標準法律地位,其側重于技術創新、填補標準空白,不同于政府標準側重保基本、兜底線的功能定位。團體標準屬于競爭性標準,自愿采用,通過市場優勝劣汰,也就是好的團體標準要經得起同行評議、社會質疑和市場篩選。

海關總署國家檢驗檢疫標準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 焦陽主任
海關總署國家檢驗檢疫標準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焦陽主任詳細介紹了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監督管理的歷史沿革,并指出《海關總署關于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監督管理有關事宜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70號)是基于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要求、推進“放管服”改革要求和保障進口食品安全要求。他強調,取消首次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備案要求更加突出企業的主體責任,對于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中的進口預包裝食品還應進行標簽檢驗。

與會代表交流互動
互動交流環節,與會代表圍繞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新政、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等方面積極踴躍提問,與會領導專家一一詳細進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