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食品標簽認知及使用狀況調研報告2020》在京發布
時間:2020-08-16 15:13:00
背景
食品標簽標識是消費者了解預包裝食品屬性、 特性的主要信息來源。此外,它也是生產者向消費 者宣傳和推薦企業及產品的重要方式。為了解消費 者對食品標簽標識的認知和實際使用情況,為相關 政策、法規和標準的制修訂提供參考依據,促進食 品行業良性競爭和健康穩定發展,科信食品與營養 信息交流中心開展了專項調研并于近日在京發布
《中國消費者食品標簽認知及使用狀況調研報告》。 本次調研按照全國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的常住人口進行配額并隨機抽樣,在線調查,有 效問卷 3100 份, 男性占 48.1%, 女性占 51.9%。 其 中 22-60 歲 人 群 占 79.03%,22 歲 以 下 人 群 占 20.23%,60 歲以上占 0.74%。主要調查結果如下:
一、超半數消費者有網購經歷

調查發現,九成消費者在一周內購買過預包 裝食品,說明消費頻次較高。隨著網絡購物的發展 和新冠疫情的影響,半數以上消費者同時在線上和 線下購買。由于網購和商超的銷售場景完全不同, 線上銷售食品的標簽標識展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和差異性,比如有些食品包裝圖片不夠完整、清晰,
配料表展示不全,物流包裝與食品外包裝合一,促 銷裝組合方式靈活多變等。
二、消費者最關注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注:根據“每次必看”和“經常看”的總和 從多到少排序
近七成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有查看食品標簽 標識的習慣,九成消費者關注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 期,多數人希望保質期以日期形式標注。此外食品 名稱和品牌的關注度也非常高,而產品標準代號、 廠名廠址和生產許可證編號等信息關注者較少。
在保健食品方面,消費者最希望了解的信息 是產品功能、適宜人群和品牌。“保健食品不是藥 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的警示語是保健食品 標簽的“標配”,盡管正面標注會影響產品美觀, 但總體而言該信息已經成為消費者辨識正規保健 食品的重要信息來源。
三、消費者讀懂食品標簽的能力不足
本次調研發現,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不會合理 利用標簽信息來選購食品。比如有 35% 的人不知道

什么是“食品真實屬性名稱”,因此常出現將乳飲 料當做牛奶,將固體飲料當做特殊醫學用途嬰兒奶 粉等情況。近半數消費者幾乎不看營養標簽和配料 表,“從來不看”食品標簽的消費者之所以不看的 第一大原因是“我想看,但我看不懂”(43.1%), 可見消費者讀懂食品標簽的能力不足限制了他們 對食品標簽的使用。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表示, 上述結果說明相當多的消費者不能讀懂標簽上的 一些關鍵信息,因此需要加強對標簽標準的宣貫和 提高消費者的基本營養知識,使更多消費者能讀懂 標簽,科學地選購食品。
四、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存在較大的誤解

您覺得標注“無添加 XX“”零添加 XX””不 使用 XX”等表述的產品比同類產品更好嗎?
食品配料表是以含量高低排序,因此可以一 定程度上反映食品的真實構成。然而調查發現,超 七成消費者的關注重點是含量很少的食品添加劑。 與此相對應的,八成以上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關注 “無添加”“零添加”“不使用”等表述,超六成 消費者認為有這樣標識的產品比同類產品更好。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消費者長期以 來對食品添加劑存在較大的誤解。配料表中常見的 防腐劑、增稠劑、甜味劑、食用色素等食品添加劑 均是在安全的基礎上經政府批準使用的,是否含有 食品添加劑,在食品的安全性上并無高低之分。
五、消費者期待食品提供更精準的營養支持
您為特定人群購買產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隨著國民對健康的關注度提升,針對特定人 群的食品很受歡迎,比如兒童、老人、孕婦等。七 成以上消費者認為標注適宜人群有利于自己合理 選購產品,其中滿足營養健康需求是最重要的考 量,其次是產品口味、包裝、外形的偏好。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 從滿足消費者需求和營養健康產業發展趨勢來看, 針對不同人群的營養需求開展食品研發將是未來各 大企業的戰略重點。他同時認為,適宜人群以及與 之相配套的營養健康聲稱需要以科學證據為依據,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助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
六、消費者期待食品標簽提供的信息更簡潔, 并擔心被誤導
調查發現,消費者普遍認為食品標簽上的信 息過多,希望標簽更簡潔,突出最關注的信息。同 時,消費者也希望食品標簽不使用模棱兩可的誤導 性語言,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打擊弄虛作 假和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總工程師李宇表示,食品 標簽既是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載體,也是市場監管 和社會監督的工具。目前食品行業為了按政府規定 保證食品標簽內容的完整準確,感到不勝負擔,希 望簡化對食品標簽的要求,突出重點,而不是要求 羅列越來越多的內容,以便使消費者易讀、易懂。